第一條 觸電
發生觸電事故,應先切斷電源或拔下電源插頭;若來不及切斷電源,可用絕緣物挑開電線。在未切斷電源之前,切不可用手去拉觸電者,不可用金屬或潮濕的東西挑電線。分析漏電的程度,如果較為嚴重,在切斷電源后,立即通知學校電工處置,并指揮學生離開現場。若觸電者出現休克現象,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,并及時聯系醫院救治。
第二條 火情
發現火情,現場工作人員須立即采取處理措施,防止火勢蔓延并迅速報告:
(一)第一時間確定火災發生位置,判斷出火災發生的原因,如壓縮氣體、液化氣體、易燃液體、易燃物品、自燃物品等。
(二)迅速查看火災周圍環境,判斷出是否有重大危險源分布及是否會誘發次生災難。
(三)果斷、及時采取應對措施,按照應急處置程序選用正確的消防器材進行撲救:
1.木材、布料、紙張、橡膠以及塑料等固體可燃材料的火災,采用水冷卻法滅火;但對珍貴圖書或檔案,應使用二氧化碳、鹵代烷、干粉滅火劑滅火。
2.易燃、可燃液體、易燃氣體和油脂類等化學藥品的火災,應使用大劑量泡沫滅火劑、干粉滅火劑將液體火災撲滅。
3.帶電電氣設備火災,應切斷電源后再滅火;因現場情況及其他原因,不能斷電,需要帶電滅火時,應使用沙子或干粉滅火器,不能使用泡沫滅火器或水。
4.可燃金屬,如鎂、鈉、鉀及其合金等火災,應用特殊的滅火劑,如干砂或干粉滅火器等來滅火。
(四)視火情撥打“119”報警求救,并到明顯位置引導消防車。
第三條 中毒
(一)吸入中毒。若發生有毒氣體泄漏,應立即啟動排氣裝置將有毒氣體排出,同時打開門窗,迅速將中毒者移至空氣良好處,給予2%-5%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、吸氧。
(二)經口中毒。毒物無腐蝕性時,要立即刺激催吐,可飲大量清水引吐,或用藥物(0.02%-0.05%高錳酸鉀溶液或5%活性炭溶液等)引吐。
對于氯化鋇、碳酸鋇中毒,可口服硫酸鈉。氨、鉻酸鹽、銅鹽、汞鹽、羥酸鹽、醛類、脂類中毒,可喝牛奶、生雞蛋等緩解劑。烷烴、苯、石油醚中毒,可喝一湯匙液狀石蠟和一杯含硫酸鎂或硫酸鈉的水。
(三)經皮膚中毒。將中毒者立即從中毒場所轉移,脫去污染衣物,迅速用大量清水洗凈皮膚。
第四條 灼傷
(一)試劑濺入眼內時,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。沖洗時,眼睛置于洗眼器水龍頭上方,水向上沖洗眼睛,沖洗時間應不少于15分鐘,切不可因疼痛而緊閉眼睛。處理后,再送醫院治療。
(二)皮膚被強酸灼傷時,先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相關部位10-15分鐘,再用飽和碳酸氫鈉溶液或肥皂液進行洗滌。當皮膚被草酸灼傷時,應用鎂鹽或鈣鹽進行中和。
(三)皮膚被強堿灼傷時,盡快用水沖洗至皮膚不滑為止,再用稀醋酸或檸檬汁進行中和。當皮膚被生石灰灼傷時,應先用油脂類物質除去生石灰,再用水進行沖洗。
(四)皮膚被液溴灼傷時,立即用2%硫代硫酸鈉溶液沖洗至傷處呈白色;或先用酒精沖洗,再涂上甘油。眼睛受到溴蒸氣刺激不能睜開時,可對著盛酒精的容器注視片刻。
(五)氫氟酸灼傷時,先用大量冷水沖洗,再以碳酸氫鈉溶液沖洗,然后用甘油氧化鎂涂在紗布上包扎。
(六)苯酚灼傷時,先用大量水沖洗,再用4體積10%的酒精與1體積三氯化鐵混合液沖洗。
經過初步急救后,迅速送往醫院治療。
第五條 爆炸
(一)實驗室爆炸發生時,實驗室負責人及相關人員在其認為安全的情況下,須及時切斷電源和管道閥門。
(二)所有人員應聽從臨時召集人的安排,有組織的通過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離爆炸現場。
(三)爆炸引發人員受傷,應在第一時間送往醫院救治。
第六條 丟失 被盜
發生危險化學品丟失被盜事件,工作人員應保護、封鎖現場,立即報告學校相關部門,并在確定丟失原因和地點后,積極查找。同時立即報告公安部門,積極配合進行調查、偵破工作。
第七條 生物安全
(一)刺傷、切割傷或擦傷
用肥皂水或清水沖洗傷口,擠出傷口血液,用消毒液(75%酒精、碘伏、0.2-0.5%過氧乙酸、500-1000mg/L有效氯消毒液)涂抹或浸泡傷處,包扎傷口(厭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傷口)。
(二)一般病原微生物污染
1.病原微生物潑濺到實驗人員皮膚上,立即用75%酒精或碘伏進行消毒,然后用清水沖洗。
2.病原微生物潑濺到實驗人員眼內,立即用生理鹽水或洗眼液沖洗,然后用清水沖洗。
3.病原微生物潑濺到實驗人員衣服、鞋帽上或實驗室桌面、地面,立即用消毒液(75%酒精、碘伏、0.2-0.5%過氧乙酸、500-1000mg/L有效氯消毒液)等進行消毒。
天津工藝美術職業學院保衛處
2022年6月20日